滨海邮政:借力“四馆”打造特色精神家园

张海军2025-11-24来源:中国邮政报

  “在县图书馆学业务、文化馆练技能、纪念馆受教育,连新入职的员工都主动来博物馆了解邮政历史。”提及县“四馆”与邮政的联动,江苏省滨海县邮政分公司综合办公室主任刘志宏的话道出了员工的普遍感受。近年来,滨海县分公司主动对接县文化部门,以图书馆、文化馆、纪念馆、博物馆为载体,将文化建设与邮政服务、队伍培育深度融合,打造兼具邮政特质与县域特色的精神家园,让文化力量成为推动邮政高质量发展的“软实力”。

  县图书馆的邮政专属阅览区里,《邮政普遍服务标准解读》《快递市场管理办法实务》等专业书籍与文史、科普、金融类读物整齐陈列,电子阅读屏还收录了邮政行业政策解读、先进人物事迹等音频内容。“以前查业务资料得翻厚厚的文件汇编,现在每周末来图书馆,半小时就能找到需要的知识点。”滨海县分公司综合办公室员工吴佳晨说。除固定阅览区外,该分公司还联合县图书馆推出“流动书架进网点”活动,在25个乡镇邮政支局设置“邮爱驿站”图书角,投放业务指导、生活服务类图书近千册,既方便员工利用碎片时间学习,也为村民提供阅读便利,让“知识共享”延伸至服务一线。

  县文化馆则成为邮政员工展现风采、凝聚合力的舞台。中秋佳节前夕,滨海县分公司联合县文化馆举办“邮情寄月”主题活动,员工自编自演的小品《快递小哥的一天》,还原了揽投员冒雨送件、帮老人代寄特产的日常,引发观众共鸣;书法班员工书写的“信达天下”“厚德载物”等作品,被制成展板布放在各网点,成为服务理念的艺术性展示。“以前同事间交流多围绕工作,现在一起参加合唱班、摄影课,共同话题多了,团队氛围更融洽了。”滨海县分公司市场部员工小林说。目前,县文化馆的邮政专属兴趣班已吸引80余名员工常态化参与。

  县纪念馆的红色资源,是邮政员工坚定信念的精神源泉之一。滨海县分公司定期组织党员走进纪念馆,在“战时邮路”展区聆听革命时期邮工冒死传递情报的事迹,在“新时代奋斗者”板块学习邮政系统劳模的精神品质和先进经验。“前辈们在艰苦中坚守,现在条件好了,我们更要扛起责任。”党员投递员赵耀峰表示。工作中,他主动承担社区独居老人“代寄代办”服务,用行动践行初心。今年以来,滨海县分公司依托县纪念馆资源开展主题党日活动12场,培育“党员先锋岗”8个。

  县博物馆的“邮政记忆”展区内,绿色的“二八式”自行车、泛黄的《乡邮员工作手册》、印着“人民邮政”的邮袋,静静诉说着滨海邮政的过往。“这是1992年乡邮员王志忠顶着烈日,用自行车将录取通知书送到考生手中的照片。”新员工入职时,滨海县分公司都会组织参观县博物馆,由退休的邮政人结合展品讲述奋斗故事。截至目前,该分公司已有300余名新入职员工接受了这种“沉浸式”教育,进一步读懂“人民邮政为人民”的初心,县博物馆也成为新员工入职教育的“固定课堂”。

  从图书馆“知识充电”到文化馆“情感联结”,从纪念馆“精神洗礼”到博物馆“历史传承”,滨海县分公司借“四馆”资源让精神家园既有“文化味”更有“邮政魂”。下一步,该分公司将联合“四馆”推出“邮政文化月”活动,通过业务比拼、红色宣讲、员工艺术展示等丰富多彩的形式,让文化赋能成为邮政服务县域发展的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