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在进行自我隔离,王强和我在一起,一切都很好。”接到采访电话,昆明邮区中心局邮车驾驶员谷实报了平安,他和同事王强于1月26日至28日执行完昆明至武汉的防疫物资邮运任务,刚返回昆明。为确保他人和自身健康无虞,从武汉回来的谷实和王强正在进行为期14天的隔离观察,以便尽快回到工作岗位,投入到旺季生产服务中。
主动请缨,并肩出征
谷实和王强,都是云南省邮政分公司昆明邮区中心局邮件运输中心的员工,一个是安全业务主管,一个是干线邮路驾押人员。得知有此次邮运任务,两人积极向局党委递交了请愿书,主动请缨。
“家里面,也没和老人(父母)讲,我只和爱人说了一下,她也支持的,她理解这是我的工作需要。”谷实告诉记者,“作为预备党员,还是中心的安全业务主管,我必须要积极响应局党委的号召。”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人民邮政要为人民服务。其他也没什么。”不善言辞的王强在接受记者的电话采访时显得有些紧张,一开口就只说了这么一句话。接着才说道:“虽然长途驾驶会相当辛苦,但能为灾区人民出点力,为企业做点贡献,再苦再累也没什么,很值得。”
1月26日,满载由云南邮政筹集的200台消毒用喷雾器以及由云南其他企事业单位支援湖北的130箱口罩、消毒液、药品的邮车缓缓驶出昆明邮区中心局,这是云南邮政第一批发往武汉的防疫救灾物资。执行防疫救灾物资运输的驾驶员正是谷实、王强。一路上,2名驾驶员克服雨雪天气导致的路面结冰以及各种不便和困难,昼夜兼程赶赴武汉。
克服困难,昼夜兼程
“我们是1月26日下午14点整出发的,我和王强交替开车,每三、四个小时一换,于27日下午15:50分左右抵达武汉邮区中心局,差不多开了26个小时,交卸用了1个多小时,任务完成就立刻启程返回。”谷实回忆道,“我们的防护措施做得都比较好,单位为我们准备了充分的防护用品和药品,还有速热米饭、干粮、饮用水等。贵州境内遇到过冰雪天气,贵湘交界处的疫情检测点排队检测近3个小时,不然我们还可以提前三、四个小时到达。”
南方的隆冬,空气是潮湿的,遇到雨雪天气,路面很容易结冰,无形增加了行车困难和危险系数。对于运输经验丰富、驾驶技术娴熟的谷实和王强来说,顺利通过复杂路况、安全驶离结冰路面是不成问题的。最让2位在“春城”工作生活惯了的汉子难捱的,就是忍受比实际温度更冷的那种湿冷体感,同时还要克服昼夜跋涉、长途行车的疲劳困顿,确保行车安全、自身安全。
“只是夜间开车脚特别僵,也不敢开空调吹暖风,怕瞌睡;就是开点车窗吹自然风,实在太冷就嚼个小米辣,感觉乏了就喝口浓茶水。”王强讲述着他们在路上的情况。但这每一句都会在记者脑海里闪现一帧生动画面,他们因为担心太暖和了容易让自己瞌睡,就坚持忍受冬夜的寒冷而不开空调;通过生嚼辣得让人看见就胃疼的辣椒,来抵御严寒;通过喝口苦得难于下咽的浓茶水,让自己保持清醒,确保行车安全。这样的对待安全的态度和敬业精神,令人钦佩。
1月27日下午15:50分,在经历了近30个小时的风餐露宿、昼夜兼程后,谷实和王强最终将防疫救灾物资顺利运抵武汉。
“对不起老父亲”
“这一路上,最让我感动的人,就是王强。他的父亲胃癌住院,我们出发的前一天才刚刚做完手术。但单位上有任务需要他,他毅然请缨,义无反顾地就去了。”说到这里,电话那头突然停了一下,一声颤抖的气息,没能掩盖住谷实的激动,“真的,虽然我们是好兄弟,但我真心被他所感动。”
原来,王强的父亲在春节前就因胃病住院了。就在大年初一,谷实和王强出征的前一天,王强的父亲还刚刚做了手术。
“我老父亲身体不怎么好,去之前动了个小手术,胃溃疡夹带胃炎,发现得早。”王强轻描淡写地说,“其他的也没得哪样,‘有大家才有小家’,我是个邮车驾驶员,只是尽自己一份力。”
只有一句话,王强说得很认真、很用力:“我对不起我老父亲!”
记者也被王强大无畏的精神所打动,为了不过多触及王强的伤心处,就转移了话题,问起王强这一路哪些是让他最难忘的人和事。王强告诉记者,刚进武汉时,一名警察同志看到是云南来的大邮车,就过来敬了个礼说“你们辛苦了!”,他回了句“你们比我们更辛苦”,他看到了坚守在武汉防疫最前线的这些警察,还有医护人员、邮政员工等等时,他为自己和谷实能把防疫物资运到最前线,感到很骄傲!
不是不怕,是有信心
“再过几天,我们就可以结束隔离,回到自己的工作岗位,和大家一起并肩奋斗了,加油!”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役里,还有许许多多像谷实、王强这样的邮政人,他们舍小家为大家,义无反顾地冲在了战“疫”的第一线,他们,也都是爹妈的心肝、爱人的牵挂、儿女的期盼、家庭的靠山……
他们心中有一个共同的信条——人民邮政为人民!也正是这个信条,让谷实、王强这样的邮政人,前一秒还面带着灿烂的笑容抚慰着疼爱的家人,后一秒就强忍着心中的不舍跳上开往武汉的大邮车……
“不是不害怕,是对国家、对单位、对自己有信心,相信我们一定能够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